【A fancy woman】
簡介都好吸引人,清單盡量刪了還有十片,想看一堆又一堆,國民戲院萬歲萬萬歲!
生命的詛咒 Tarnation
「這些(影像)已不再是家庭電影,而是關於家的電影」本片監製之一葛斯范桑(Gus Van Sant,《大象》的導演)如是說。這部一推出,即橫掃各大型影展,並引起熱烈迴響的《生命的詛咒》,讓人重新思考紀錄片的可能性。
影片從2003年開始,當喬納森得知他的母親Renee LeBlanc因為服用過度的鋰,而導致腦部受創時,面對長久以來無法擺脫的過去家庭傷痛記憶,喬納森決定回到家鄉休士頓,協助母親康復。
二十年間詩意般的流動影像,呈現了導演自身對於生命中極為不安的階段,是私密的剖析,層層疊疊的影像與聲音,也是導演與觀眾的對話。影片是導演向他長久以來深受折磨母親的致敬,也是獻給全世界的母親的情書。
* 看海報感覺是快樂片,母親不知道是做了什麼才吃太多鋰。
鼬鼠 El Topo
被已故披頭四主唱約翰藍儂視為最喜愛的電影,再加上大衛林區也是它的頭號粉絲,這部影史上Cult film經典的《鼬鼠》,故事內容如同西部片,但超現實的影像,與大量的血腥畫面,卻混和大量基督教象徵,以及東方宗教色彩的隱喻。
「毀滅」與「重生」是片中的不斷重複的主題,在影片前半部的毀滅之後,緊接而來的是重生的開始,如同尤杜洛斯基所說,拍任何一部影片,他必須要改變他自己,要先殺了自己,以獲得重生。
影片大量隱藏的象徵與符號,每每重看都能有不同的發現。Jodorowsky生於1929年的智利,年輕時曾遠赴巴黎與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學習默劇。
60年代開始寫書及劇本創作,也成為劇場導演,活躍於巴黎及墨西哥的前衛劇場。70年代之初,他自編自導自演,還包括片中迷幻的配樂作曲,完成《鼬鼠》,以及接下來的《聖山》。
* 久仰大名的 Cult 中之 Cult,本片又譯鼴鼠怪客。
Alejandro Jodorowsky
聖山 The Holly Mountain
《聖山》一片改編自西班牙神秘神學聖師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的《攀登加爾默羅》(The Ascent of Mt. Carmel),以及Rene Daumal未完成的寓言小說。片尾神來一筆的結局,是Jodorowsky探索宗教/神秘主義所下的定論?還是如同費里尼一般,點醒我們生活的現實,與電影所創造的幻象邊界之所在?
影片完成後製片Allen Klien要求Jodorowsky趁勝追擊,拍攝《O孃的故事》,他卻執意要拍《沙丘魔堡》,兩人鬧翻,反目成仇,Klien毀掉《鼬鼠》與《聖山》的所有拷貝,造成幾十年來所有影癡都只能透過盜版影帶才能看到本片。經過幾年的訴訟,兩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最近終於握手言歡,Klien再投資50萬美金,Jodorowsky則是親手逐格修復底片。
* 結果 Jodorowsky 也沒拍成沙丘魔堡,O孃則是由剛拍完艾曼妞的 Just Jaeckin 接手。
吉姆利醫院傳說 Tales from the Gimli Hospital
一向不願意遵守傳統敘事形式、試圖創新的蓋馬汀,大學時學的是經濟,再經歷銀行的工作之後,才以實驗風格強烈的短片成為專職的導演。蓋馬汀說,
本片的靈感是來自他對周遭環境細微的觀察跟感受,來自加拿大的寧靜小城溫尼佩,看似風平浪靜的城鎮,卻孕育出蓋馬汀豐富的想像力。有人說他的風格令人聯想到大衛林區,但除了奇特詭異,北國寧靜、如詩般的氛圍,轉化為他片中黑色、恐怖、陰森的元素,更有一種詭譎的魅力。
片中似夢的情節,恣意且幽默,非寫實、打破慣例的思維,成就了他特殊的風格,讓整部電影充滿令人無法預料下一步的樂趣。觀賞蓋馬汀的作品不是用理性來分析,而更應該感受他的創意與黑色的氛圍,他充滿天馬行空的有趣想法,愈看愈引人入勝。
* 這傢伙絕對要好好注意一番!人稱加拿大的大衛林區!
The Saddest Music in the World (2003)
海報女主角是伊莎貝拉羅塞里尼。
Guy Maddin
殺羊人 Killer of Sheep
用不到一萬美金的資金,採取實景拍攝,非職業演員,以紀錄片形式、真實不造作的鏡頭拍攝的《殺羊人》,被許多影評人以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美學作品稱之。
這部令人驚豔之作,蘊含詩意與深富人道關懷的影像,這部被譽為遺忘的經典,是由Charles Burnett於1977年所拍攝的UCLA畢業作品,完成之後由於影片中音樂使用版權問題,始終無法做商業發行。但影片的好評不斷隨著小型的放映機會增加,也在1981年的柏林影展上獲得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今年柏林影展在影片拍攝的30年後,以修復版再度放映,向Charles Burnett致意,這樣的榮耀,發生在一個黑人導演身上,格外顯得耀眼與罕見。他更大的榮耀是去年,德高望重的巴黎秋季藝術節為他辦回顧展,並且有美國知名的非裔女作家,同時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Toni Morrison同台助陣。
他於1990完成的《To Sleep With Anger》,讓他再次獲得肯定,得到美國獨立精神獎的最佳導演及劇本,由Danny Glover所詮釋,具有超能力的把戲玩家,也獲得最佳男主角的頭銜,該片也獲選為90年代最佳美國電影之一。
* 與憤怒共眠是當年獨立精神製片獎大贏家,除了佳導佳劇佳男,還有最佳女配角,總共七項提名。
To Sleep with Anger (1990)
Danny Glover 除了是梅爾吉勃遜的黑人兄弟,客串奪魂鋸,也有在 Wes 的天才一族出現喔!
Toni Morrison
Charles Burnett
十七歲 Seventeen
這部影片本身的命運,猶如童話裡的灰姑娘,影片拍攝期間一直找不到資金,連當時依規定幾乎得資助所有法國影片的Canal +都棄它而去,理由是誰會想看一部由名不見經傳的導演拍攝,關於一個什麼都不是的17歲男孩的紀錄片?
最後影片是在國家電影中心與歐洲藝術電視台(Arte)的資助下完成。但是,Arte首播的當晚,所有電影圈的人都在問:Didier Nion是誰?愈來愈多的疑問、讚美與聲援,終於讓這部原本不被看好的紀錄片排上院線,甚至現身在各大影展當中。
Didier Nion於1959年生於法國,先是傢俱木工,隨後因為對電影的喜愛,開始擔任克勞德‧梭特(Claude Sautet)、盧貝松等導演拍片時的現場的小工,業餘時候則開始拍攝八釐米影片,直到後來成為攝影師,1996年起開始拍攝紀錄片。
他喜歡說那是一段很長的「學徒時期」,就像《十七歲》裡的主角Jean-Benoît一樣。而這個「學徒時期」將一直持續下去,還是像Jean-Benoît一樣,他得學習面對從青少年轉變為成人的不適應、面對在世界上找不到自己的位子恐慌、面對失去親人的痛苦…。
* Claude Sautet 拍過艾曼妞琵雅的今生情未了以及真愛未了情。
辦公室殺手 Office Killer
辛蒂雪曼曾說,作為一個導演對她來說,難得的並不是執導的部分,而是有個很棒的機會去決定她想要的驚悚情節。一開始也許會有點緊張,不只是對於類型電影的多樣性有所惶恐,也包括她所企圖反抗的古典敘事方式。不過本片幸運的得到《毒藥》、《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導演陶德‧海恩斯在劇本上的跨刀相助。
辛蒂雪曼1954年生於紐約,1976年畢業於水牛城的紐約州立大學,主修攝影。不同於一般傳統的攝影師,辛蒂雪曼的作品總是以自身為攝影主體,最有名的即為她在23歲創作的《Complete Untitled Film Stills》 (1977-1980)。
在一系列共69張的黑白影像裡,辛蒂雪曼化起濃妝,裝扮成B級電影、歐洲藝術片以及黑色電影中的女演員,這系列看來像是電影宣傳劇照的作品,企圖探究媒體與個人特質的影響,被視為最具原創性與影響力的藝術作品之一。
* 海報最左三角應該是 Molly Ringwald,早餐俱樂部的公主,她和腦袋 Anthony Michael Hall 以及導演 John Hughes 在前年的 Sixteen Candles 就合作過,庫薩克姊弟相當早期的共同演出。
Cindy Sherman
騎士的漫遊 Honor of the Knights
本片改編自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唐吉柯德》,雖說改編,導演Albert Serra只是以《唐吉柯德》中的兩個情節,作為本片的創作基礎。導演以兩位非職業演員,擔綱演出主角唐吉柯德與他的僕人桑丘,捨棄小說中任何具戲劇衝突的情節,刻意地呈現兩位主角旅程中,看似不重要的每日生活,影片所強調的是小說中沒有提及的部分,也是受到日本國寶級大師小津安二郎的拍攝風格影響,亦是導演向他的前輩致敬。極簡的對白,靜謐詩意的影像,深遠的長鏡頭,誠如導演所說,唯有做此選擇,才能呈現電影之美。
低成本的拍攝方式,全片沒有出現任何的人工造景,綿延無盡、完全未經人為破壞的荒野,是兩位主角旅程中唯一的場景。羅伯布列松的《聖女貞德》,則是激發他以如此簡約手法完成影片的原動力。電影裡所保留的小說情節,雖然在整個故事裡並不是那麼重要,但卻鏗鏘有力且蘊含詩意。導演也試圖以片中的兩個小說人物,以及在鏡頭背後的真實人物--演員或是整個劇組,相互對照形成有趣對比,藉此達到混淆的效果。如此作法,是因為導演企圖運用真實生活中的唐吉柯德,完成第一部關於《唐吉柯德》這本小說的電影;或是反過來說,他試圖創造一個真實生活中的歷史人物,而這個人物也許就是當初激發塞萬提斯寫下《唐吉柯德》的靈感人物。如此實驗性的改編方式,企圖讓觀看者能感受到電影強烈的真實感,也是導演所認為本片的精髓之處。
導演Albert Serra主修西班牙哲學與文學理論,從小就是影癡,但未學過電影。曾完成多個劇本並與朋友拍攝短片,本片《騎士的夢遊》為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深獲國際影展肯定。今年三月,目前立場已稍嫌保守的法國《電影筆記》,破天荒地以跨5頁的篇幅,分析這部Albert Serra初試啼聲的影片,認為本片在電影發展面臨極大困境的今日,試圖以與正規電影機制區隔的方式,開闢一條電影真正該走的路。一部以mini-DV拍攝的古裝片、結合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色彩,和已少有人聽懂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方言,Serra完成這部既不協調、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怪片。他追求如巴索里尼、法斯賓達、高達等導演在拍片時所犯的「錯誤」,以對電影正確語言的自我放逐,來描繪兩個自我放逐的人物。巧妙地運用mini-DV粗糙的質感,去摸索平凡與崇高的界線。
* 感謝國民戲院去年於跨年前後放映布列松。
Robert Bresson 1901~1999
陰影Sombre
導演Philippe Grandrieux的作品,不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被法國知名學者Nicole Brenez譽為引領時代的影像作品,他的作品在當代看來,如同那些法國大師菲利普卡瑞(Philippe Garrel)在70及80年代所拍攝的作品一般,已超越當代的影像創作,給予觀眾新的視野。
Nicole Brenez對Philippe Grandrieux的讚譽,來自於Philippe Grandrieux不同呈現手法,電影不再是反映或是論述,而是深入內在,以感知做為呈現。以一個變態殺手為主角的影片,要如何呈現這個殺手?要如何呈現面對死亡的純粹恐懼?
片中大量的搖晃鏡頭,呈現殺手極具威脅的個性,謀殺事件本身也從未在鏡頭前完整呈現,看不到的殘酷隱藏在影像背後,留下許多觀眾想像的空間,而影片中許多使用深色濾鏡失焦的影像,也讓觀眾直接進入殺手的世界裡,如此感知的影像,觸動觀者內在的恐懼。
* 金馬不知道要看菲力普卡瑞的安那其戀人真是笨蛋!
秘密的榮耀 Secret Honor
熟悉勞勃阿特曼影片的觀眾,一定常常覺得自己就像是血管裡的血液,隨著他的人物與攝影機,目眩神迷地穿梭在整棟大樓的裡裡外外,或者是在混亂的人群中,如風一般地遊走無礙。每當他神乎其技地遊蕩起來,影癡們總會坐立難安地熱血沸騰起來。但是,假如他讓自己,所有他擅長的十八般武藝都不用,那會怎樣?一個總是千軍萬馬地將好萊塢技法爐火純青地玩到令人抓狂的導演,這回把自己和一個演員關在一間封閉的辦公室裡,只有一個,那會怎樣?
1970年以《外科醫生》一片成名於坎城的美國獨立導演勞勃阿特曼,於去年此時辭世,作品產量豐富,50年代拍攝第一部劇情片後,陸續完成33部長片和數不清的電視影片。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阿特曼被視為最卓越且特立獨行的美國導演之一,最後遺作《大家來我家》(A Prairie Home Companion),也在去年推出。在阿特曼的電影裡,眾多的人物及角色所構成的敘事為其特色之一。談到自己作品時,經常自擬為畫家,或是音樂家,他將作品裡的每個人物,視為如同顏料及音符般,穿梭在轉動的膠捲裡。
不同於他的其他作品,1984年所完成的《秘密的榮耀》,可說是與上述特色反其道而行的作品。改編自Donald Freed 及 Arnold M. Stone的舞台劇,《秘》片由演員Philip Baker Hall一人獨自擔綱,演出因水門案在1974年下台的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影片開始於看來蒼老不安的尼克森,獨自位於加州的家裡,一把槍加上一杯威士忌,他對著面前的麥克風,侃侃而談他的一生,時而憤怒的控訴,時而失望地悲傷,參雜各種情緒的獨白,如同他一生極具爭議性的政治生涯。透過Philip Baker Hall精湛的演技,一場尼克森的秘密審問於是開始。
* 阿特曼目前的 Criterion 除了本片,還有三女性,銀色男女,Tanner '88。選情告急1988 (Tanner '88) 是阿特曼被好萊塢放逐時期的電視影集,十年後又來個影人告急2004 (Tanner on Tanner)。下面連結文章超棒!Tanner '88 的資訊就是從那得知,阿特曼在拍攝詹姆斯狄恩併發症前,先拍了詹姆斯狄恩傳的資訊也是從那得知。
堅守獨立製片陣營的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
這套影集是阿特曼自認為他最具創意之作,因為他把一個純虛構的國會議員傑克唐納推出去角逐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而竟然以假亂真,得到了現實世界不少的名人認同。2004年,阿特曼找到原來的男主角麥可墨菲再度飾演傑克唐納,拍攝了每集半小時、全長4集的電視片《影人告急2004》,再度對政界和影圈中人諷刺一番。
Robert Altman 1925~2006
← Posteritati 在二樓的小展場
Tarnation 很恐怖噢 很不快樂的片子...
回覆刪除看著男主角小時後在鏡頭前面嗚咽的喃喃自語 不知不覺情緒就這樣被吸進去了
(我看了一半就不敢繼續下去了)